近日,陕西省宝鸡市检察院在全市两级检察院上线“案件评查智能辅助系统”,通过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(AI)算法等技术方法,集成“常规抽查”“重点评查”“专项评查”“交叉评查”四大评查方式,实现案件评查工作全流程智能化、标准化。截至目前,该系统已累计辅助评查案件241件,发现办案程序、文书制作、立卷、网上办案等瑕疵点124个。
传统的案件评查方式主要依赖人工抽查,弊端明显:覆盖面狭窄,难以全面把控案件质量;缺乏统一标准,导致评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;耗时较长,效率低下。对此,宝鸡市检察院对接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,构建起一套全新的“智能筛查—人工复核—整改反馈”评查模式。
据了解,该系统借助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,自动对所有已办结刑事案件展开智能化检查。AI技术能够精准提取一审公诉案件中侦查机关起诉意见书、检察机关起诉书、审判机关判决书(下称“三书”)中的关键信息,并进行智能化比对,实现对卷宗、文书规范性的全方位检测,真正达成已办结刑事案件检查的全覆盖。
“系统内置的AI模型,掌握了全省近年来的优秀案例和瑕疵案件数据,依托电子卷宗,利用智能评查手段开展一键智能自检,就像为每一起案件配备了一名火眼金睛的‘数字质检员’,精准识别文书表述矛盾、量刑建议偏差等细微问题,通过‘三书比对’,从多重维度对案件事实、定罪量刑情节、法律适用等内容做细致检查。”宝鸡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闫莉介绍道。
除此之外,该系统还能实现案件管理进一步精细化。通过对案件类型、条线办案、部门办案、个人办案等检察工作的分析,以直观的图文形式呈现案件评查数、规范率、评查问题等数据,为案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案件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。
“依托这个系统能帮院党组细致了解到所有检察官被评查案件的详情,包括优秀、合格、瑕疵、不合格案件的占比等。基于这些精准数据,我们也可以准确研判检察队伍的薄弱之处,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培训,及时作出调整人案均衡度,充分的发挥检力资源的最大效能。”扶风县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程兰兰对此深有体会。
此外,“案件评查整改后再犯错”这一曾经困扰检察管理的问题,也在该系统的助力下得到解决。该系统通过建立“问题数据库”和“典型案例库”,将评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优秀经验进行分类归纳,通过智能推送功能提供规范化建议,帮助检察官们不断的提高办案水平。同时,宝鸡市检察院积极地推进系统升级,优化模块设计,在评查系统中借鉴甘肃省庆阳市检察院“刑事一审判决类案监督模型”的数据筛选方法,对案件数据来进行二次分析对比,成功发现历年一审裁判错误线条,经逐案审查,认为有抗诉必要的案件3件,目前已全部提请抗诉。
“案件质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。智能评查系统并非要取代人工,而是通过人机协同,实现更高效的监督、更透明的司法。未来,我们将持续深化系统与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,一直在优化评查规则和算法,全力构建检察‘大管理’格局,贯通推进‘三个管理’,为以高质效法律监督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贡献‘宝鸡检察方案’。”宝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李莉表示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 (100726)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(查号台) 010-12309(检察服务热线)
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,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(chrome)、360浏览器、IE11浏览器。